旺報【王揚宇】

電動車浪潮席捲全球,包括兩岸在內,許多國家極力推動電動車產業鏈發展。在大陸,政府在電動車的稅費與基礎充電設施上大力支持,想成為電動車霸主的野心不言而喻;反觀台灣,儘管發展電動車,兩岸難得起跑點一致,但在台灣政府激勵政策不足、缺配套下,兩岸尬電動車,台灣已輸在起跑點。

大陸將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視為實現製造大國與「新經濟」的標竿產業,除對電動車價採補貼策略,有的補貼額度甚至超過車價的一半,面對「充電難」問題,大陸企圖心也相當強,期許在2020年前,要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車的充電需求目標,大陸從建築法規上,訂了許多配套措施。

包括增訂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,應有百分之百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位置,以及公共停車場要有10%的充電設施保留比例等,這些都是為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,所做的前期努力。

反觀台灣,雖然政府設有智慧電動車推廣辦公室,但在配套不足下,電動車價格不親民、而政府對充電難也未見有效投入心力解決下,難推廣普組合小木屋及。

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車輛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黃靖雄就感慨的的說,其實台灣有好的電動車製作技術,包括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內,有些關鍵零組件是由台灣所提供,台灣或可先從發展電動巴士著手,因為它行駛路線固定,廠商要設充電站美式小木屋建造團隊也比較方便,對於節能減碳、交通運輸上會有所幫助。

問題是,政府嚷嚷要發展電動車,民宿興建但民粹至上,政策瞻前顧後,政策缺擔當又缺魄力,兩岸尬電動車,台業者只能靠自已打出一條血路。


51CC4F6805626B87
arrow
arrow

    b8n95vj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